峨眉山的高山茶为何会“异于天下”?古人认为“雾芽吸尽香龙脂”,茶芽在云雾中吸收了“龙脂”,所以香气高滋味浓。峨眉山的茶树生长于海拔600到15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,湿润多雾,每年日照少于950小时,一年323天云雾笼罩。峨眉山茶树生在于海拔600到1500米之间的高山地区,湿润多雾。
而现代研究给了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更为科学的解释:茶的鲜爽口感来自于氨基酸,苦涩浓烈来自于茶多酚。高山茶受到云雾的影响,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,强度低,漫射光多,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增加;而茶树新梢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却会随着海拔的升高,气温的降低而减少。这一增一减,使得高山茶的鲜爽味倍增,浓涩味减轻,自然就口感鲜甜,不苦涩。虽然起步早品质好,但峨眉高山茶却很长一段时间养在深山人未识,更是一度被后来居上的江南平地茶盖过了风头。
纵观中国茶,几乎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美妙的来历,一个为之命名的皇帝。康熙赐名“碧螺春”,乾隆成就“西湖龙井”和“铁观音”,虽说明神宗也曾御赐峨眉山万年寺茶园近十亩,让僧众精心打理每年进贡。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多年,峨眉高山茶却连个叫得响的名字都没有。直到1964年4月,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来到峨眉山考察,在万年寺休息时,喝到老和尚泡的新制绿茶,赞不绝口。见这茶叶形如竹叶,汤色清绿,口感鲜爽,便建议取名“竹叶青”。但有了名字并不代表有了名,比起龙井、碧螺春、铁观音,竹叶青的成名之路要曲折得多。